发布时间:2021-01-29 15:24:48 阅读:2706
在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中,sql注入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攻击方式,其他攻击大多是通过操作系统的漏洞来实现,而sql注入则是针对sql语句的漏洞进行入侵和篡改。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sql注入的原理和sql注入的危害。
sql注入的原理相对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递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具体来说,它是利用现有应用程序,将(恶意)的SQL命令注入到后台数据库引擎执行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在Web表单中输入(恶意)SQL语句得到一个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上的数据库,而不是按照设计者意图去执行SQL语句。
当应用程序使用输入内容来构造动态sql语句以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sql注入攻击。如果代码使用存储过程,而这些存储过程作为包含未筛选的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来传递,也会发生sql注入。
黑客通过SQL注入攻击可以拿到网站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之后他们就可以拿到网站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恶意的黑客可以通过SQL注入功能篡改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会把数据库中的数据毁坏掉。
作为网络开发者的你对这种黑客行为恨之入骨,当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SQL注入这种功能方式的原理并学会如何通过代码来保护自己的网站数据库
SQL注射能使攻击者绕过认证机制,完全控制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库。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它是访问数据库的事实标准。
目前,大多数Web应用都使用SQL数据库来存放应用程序的数据。几乎所有的Web应用在后台 都使用某种SQL数据库。跟大多数语言一样,SQL语法允许数据库命令和用户数据混杂在一起的。
如果开发人员不细心的话,用户数据就有可能被解释成命令, 这样的话,远程用户就不仅能向Web应用输入数据,而且还可以在数据库上执行任意命令了。
SQL注入式攻击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将代码插入到与SQL命令串联在一起并使得其以执行的用户输入变量。上面笔者举的例子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由于其直接与SQL语句捆绑,故也被称为直接注入式攻击法。二是一种间接的攻击方法,它将恶意代码注入要在表中存储或者作为原数据存储的字符串。在存储的字符串中会连接到一个动态的SQL命令中,以执行一些恶意的SQL代码。注入过程的工作方式是提前终止文本字符串,然后追加一个新的命令。
如以直接注入式攻击为例。就是在用户输入变量的时候,先用一个分号结束当前的语句。然后再插入一个恶意SQL语句即可。由于插入的命令可能在执行前追加其他字符串,因此攻击者常常用注释标记“—”来终止注入的字符串。执行时,系统会认为此后语句未注释,故后续的文本将被忽略,不被编译与执行。
sql注入的危害
在了解过sql注入的原理之后,这里再为大家介绍一下sql注入的危害。
1、攻击者未经授权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盗取用户的隐私以及个人信息,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
2、通过操作数据库对某些网页进行篡改;
3、修改数据库一些字段的值,嵌入网马链接,进行挂马攻击;攻击者可以对网页进行篡改,发布一些违法信息等。
4、服务器被远程控制,被安装后门。可以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增加或删除操作,例如私自添加或删除管理员账号。
5、数据库被恶意操作:数据库服务器被攻击,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员账户被篡改。
6、破坏硬盘数据,导致全系统瘫痪。
正所谓是每个技术都有自己的安全防护方法,但是我今天要介绍是非常简单的sql防护方法,简单到只需要一键就能实现sql‘注入防护,所用到的工具就是一个免费版的云waf产品GOODWAF,具备sql注入、cc防护、xss、防篡改、防木马等多个功能。
防sql的方法是首先要在GOODWAF网站上添加域名,用别名解析到waf节点上,然后在管理后台点击sql防护,就能有效实现防御sql注入,非常简单。
还有一些其它的防护功能
有需要的站长朋友可以试试。